為學歷、為職業、為興趣、為愛……大學生忙考研都是為了什麼來源:新文化報 - 新文化網
A02版
本報訊(記者 王威) 昨日17時07分,原方浩走出長春市第十七中學的考點。歷時兩天,每天六個小時的高強度研究生考試終於結束了。題很難,考生的臉上看不出喜色。
今年,我省共有48505人報名參加研究生考試,大學生占絕大多數。大學生們為什麼考研?“為了提高就業的競爭力、提高起點,為了自己有更好的發展。”從事多年校園招聘,某外企的人力資源負責人銀先生說。記者1月4日、5日採訪了多位大學生,他們考研的初衷和理由各不相同。
李愛民:為父母期望
李愛民是長春理工大學理學院光電子技術科學專業的學生,“學我們這個專業的同學,大概有1/4的比例選擇考研。”他說。
據李愛民介紹,他所學的專業不錯,找工作的同學都能找到和專業對口的,但他還是選擇了考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的期望。
“我父母認為本科學習的東西過於基礎,想要找合適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技術,這是他們所說的現實。但是我覺得,他們特別希望我考研是為了圓他們的一個夢吧。”他說。
“你知道我媽和我說什麼嗎?她說在校園裡當學生是人一輩子最幸福的日子。說如果我考上了研究生,還能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三年的供養,不想我過早地到社會上承受各種壓力。”他說。
就這樣李愛民被父母說服了,“一般經濟條件還過得去的家庭,父母都是非常支持孩子考研。”他說。
武瀟:為夢想
武瀟,2013年7月畢業於吉大法學院,今年是她第二次考研。
為了考研,武瀟放棄了一份銀行的穩定工作,2013年5月一個人去了北京,在中國政法大學附近租了一個宿舍的床位,全身心地投入考研。
昨日18時,記者撥通武瀟的電話,沒敢問考得怎樣,只是說可以好好休息了。武瀟說:“過兩天就回家了,半年多沒看見父母了,真想家。”
武瀟從小就喜歡法律專業,中國政法大學一直以來都是她的理想大學,高考的時候和自己心儀的大學擦肩而過。去自己心儀的大學讀研是武瀟的夢想。
“要是這回萬一考不上怎麼辦?”記者試探性地問。“不知道,也許會先找一份工作吧。”武瀟說。
原方浩:為興趣
原方浩是長春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四的學生,最初,他也抱著和大多數同學一樣的目的,考研是為了好找工作,也覺得有面子。隨著考研學習越來越艱苦,當初和他一起“泡圖書館”的“戰友們”紛紛撤退,只剩下他還在堅持。“學著,學著就真的對外國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最初的那些想法都沒有了,就是為了自己的興趣而學。”他說。原方浩報考的是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的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
昨日,從長春市第十七中學考點出來,雖然已經很累了,但是小伙子依然充滿了期待。“特別希望自己能考上,然後再考博士。”他說。
李小璐:為職業要求
趙澤,吉大藥學院的學生,他報考的是中國藥科大學藥學專業。研究生考試剛剛結束,趙澤就拿著書本去了圖書館,因為他還要準備期末考試。
為什麼選擇考研?趙澤說:“這所學校在南京,我非常喜歡那座城市。更重要的是,我要想搞科研,而不單單地去做藥物銷售人員,那樣最低的標準就是研究生。”問到趙澤如果今年考不上怎麼辦?他說:“我會找一份相對不必花費太多精力的工作,然後明年接著考。”
李小璐是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放射專業的學生,“在我們專業除了1/4保研的同學外,剩下的同學都選擇考研。”她說。問及原因,她表示,這是職業本身要求。
馬天驕:為學歷
馬天驕是東北師大人文學院社會福祉系的大四學生。
馬天驕說因為自己所在的系是一個新成立的學科,四年的時間里她覺得自己學習的知識遠遠不夠。
她說班上有41位同學,有八個人考研。“我們的民本本科學歷根本就不夠用。”她說。
痴情女生:為愛
楊元超,東北師大文學院新聞專業學生,已經被保送研究生,他給記者講述了一個痴情女孩為愛情放棄高薪工作陪男友去考研的故事。
這位女生是長春某大學大四的學生。2013年年底和深圳一家公司簽約,薪水待遇、未來的發展空間都不錯,但是為了能和男朋友在一個城市,她放棄了這份大家都羡慕的好工作,毅然陪男朋友考研。
楊元超對這個女孩很佩服,他說:“工作可以再找,但愛情不是什麼時候都能找得到的。”
(原標題:大學生忙考研都是為了什麼)
- Mar 29 Sat 2014 03:14
大學生忙考研都是為了什麼